I S B N: 9789887021483
编 著: 彭程 卞甫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5年3月
定 价:25200.00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人民移居海外的历史源远流长,秦汉时期就有人为了通商而侨居国外。进入唐代,有较多的中国人定居国外,是为华侨史的开端。元代至清中叶,海外华侨总数已经增至百万。鸦片战争后,由于国内外种种原因,沿海地区民众主动或被动出海,以谋求生计。
在中国人民移居海外的过程中,“下南洋”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南洋”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量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众,特别是福建、广东等省份的居民,因为政治不靖、兵革不息、生活贫苦、土地兼并等原因,选择离开中国,前往东南亚地区寻求生计的历史现象。“南洋”一词在当时指的是现在的马来群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区,这些地方在当时被称为“南洋诸岛”。
南洋华侨心系祖国,对祖国的革命和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华侨烈士就有三十一位。抗战时期三千余名南洋机工积极响应号召,回国抢运军需物资。而来自南洋的侨汇,一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侨乡的建设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贡献。此外,南洋华侨中涌现出的陈嘉庚、陈六使、张弼士等杰出代表,因爱国爱民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南洋华侨是对近现代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影响巨大的群体,而对近现代华侨史进行研究,不仅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石。随着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地理学、民族学、法学等各学科的交叉与南洋华侨研究的不断纵深发展,发掘相关新史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编者不揣简陋,多方收集,在此前《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的基础上,新推出《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续编)》。该《续编》共分4卷,汇辑了148种相关文献。
从文献产生的时间来看,上自1806年的《海岛逸志》,下到1959年的《南洋文献叙录长编》,跨越了一个半世纪,主要产生于晚清和民国时期。从作者来看,既有谢希亮、张相时等个人,也有颍川公所、静方女学校、中暹协会等机构,还有纪念特刊出版委员会、檀香山中山中学补习班第十五届毕业筹备会等临时团体。其中较为著名的个人著者有魏源、薛福成、张之洞、冯自由等。此外,还有弗朗西斯·加尼叶、查尔斯·爱德华·奥尔卡等外国著者。从国别来看,既有《南洋群岛》、《华侨中心之南洋》等涉及南洋整体的论著,亦有《法属印度支那现况》、《荷印法律指南》、《越南杂记》等仅针对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献。从视角的大小来看,既有《南洋论》、《南洋诸国》等宏观巨制,亦有《吉兰丹青年励志社六周年纪念刊》、《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堂务报告书》等微观记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其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卷题为《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总论·续编),收录8册,合计22种文献。如题所示,收录的文献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南洋所做的概论、概论。其中从清末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撷取的南洋相关内容较为知名。
第二卷题为《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南洋各国历史与现状·续编),收录10册,合计20种文献。该卷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了南洋各国,尤其是越南(法属印度支那)的基本情况。但其中有两册是关于其他国家的,比如第三册是关于缅甸的介绍,第四册是关于泰国(暹罗)的介绍。
第三卷题为《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南洋华侨历史与现状·续编),共收录21册,合计53种文献。该卷主要收录了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的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的相关文献,譬如暹罗中华中学校、吧城中华总会教育委员会、缅甸渺咯中华小学、南洋工商补习学校、新加坡端蒙学校、星洲静方女学校、新加坡养正学校等等。文献体裁有周年纪念册、纪念特刊、毕业纪念册、校刊、教材、招生简章等。
第四卷题为《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华侨经济、华侨人物及其他·续编),共收录23册,合计53种文献。如题所示,该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华侨经济,第二部分是华侨人物。第一部分主要有南洋华侨的经济组织,尤其是会馆、商会等相关文献,譬如《泛马来亚番禺会馆联合会特刊》、《新加坡宁阳会馆一百三十周年纪念特刊》、《菲律滨岷里拉中华商会第三十届会务报告书》、《星洲琼崖林氏公会十周年纪念刊》等;第二部分主要有记录南洋华侨杰出人物的《陈少苏先生荣哀录》、《张耀轩博士开拓南洋卅年纪念录》、《瑞于上人诗集》等。
傅斯年指出:“史学就是史料学。”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的历史,是其怀着无畏的冒险精神和求生存、谋发展的本能,在最初荒蛮的南洋之地书写了勇气与勤劳的赞歌。经历了不同代际的发展,有人“落叶归根”,有人“落地生根”。既有“南洋梦”,又有“中华情”。本丛刊的诞生,既是对这段历史的忠实记录,让后人得以管中窥豹,不忘历史,又是对推动相关研究的一大助力。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影印出版,对研究近现代南洋华人华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册:1-430
《南洋华侨》——李长傅撰(商务印书馆1933)P1-110
《华侨革命开国史》——冯自由撰(1947年上海初版)P111-244
《刼后回忆录》——洪锦棠撰(榴连出版社1946)P245-286
《南洋英属马六甲明星慈善社殉难社员哀思录》——马六甲明星慈善社编印(1949)P287-430
第二册:1-444
《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堂务报告书》——林苍编辑(泰国华侨报德善堂,香港书报印刷有限公司印)P1-310
《暹罗中华中学校初中新三届毕业特刊》——编委会编(1948)P311-444
第三册:1-422
《暹罗中华总商会光华堂、中华中学开幕纪念刊》——暹罗中华总商会编印(1934)P1-280
《暹罗中华中学校复校及爱校募捐征信录》——中华中学校校董会编印P281-300
《暹京新民学校中学部、小学部、幼稚园、强迫学校、夜学部、汕头分校招生简章》——暹京新民学校编(新民学校1935)P301-316
《吧城中华总会教育委员会教育夜市纪念特刊》——吧华总教委会夜市委员会秘书处编印(1948)P317-422
第四册:1-448
《暹京新民初中部第三届毕业特刊》——暹京新民中学中七组编印(1936)P1-258
《清迈华侨公立清华学校复校特刊(附第一届校董会财务报告)》——清迈华侨公立清华学校编印(1948)P259-368
《缅甸渺咯中华小学复校三周年纪念刊》——缅甸渺咯中华小学编印(1948)P369-448
第五册:1-432
《钟灵中学校刊(一)》——南洋槟榔屿钟灵中学编印(1926)
第六册:1-478
《钟灵中学校刊(二)》——南洋槟榔屿钟灵中学编印(1926)P1-336
《柏屏义立学校十八周年纪念特刊》——纪念特刊编纂委员会编(柏屏义立学校事务部1935)P337-478
第七册:1-434
《南洋工商补习学校第十七届校友节庆祝会纪念专刊》——南洋工商补习学校编印(1948)P1-12
《南洋登嘉楼维新学校第十周纪念册》——维新学校编印(1926)P13-232
《菲律宾华侨中学校七周年纪念刊》——菲律宾华侨中学校编印(1930)P233-372
《菲律宾丹辘省华侨新民学校校舍落成纪念册》——菲律宾丹辘省华侨新民学校编印(1947)P373-434
第八册:1-430
《玛琅中华学校卅周年纪念特刊》——玛琅中华学校编印(1934)
第九册:1-414
《新华文字典》——徐祥编(西贡华昌号印行1929)P1-160
《最新南洋华侨小学历史课本(高级第一册) 》——姚绍华编(新加坡中华书局1949)P161-194
《爪哇三宝垄华英中学廿周年纪念刋》——华英中学编印(爪哇三宝垄1936)P195-414
第一〇册:1-412
《厦门闽南华侨女子中学十二周年刊》——厦门闽南华侨女子中学编印(1932)P1-334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一览》——南洋华侨中学校编印(1938)P335-412
第一一册:1-460
《广福学校三十二周年纪念特刊》——广福学校编印(钜盛合记铸字印务公司承印1948)P1-28
《端蒙学校廿五周年纪念刊》——王韶生等编(华南印务公司承印1931)P29-332
《端蒙月刊(创刊号)》(1931年10月1日)——端蒙学校出版发行,华南印务公司承印P333-370
《端蒙月刊周年纪念号》(1932年10月1日)——端蒙学校出版发行P371-428
《南光学校复校五周年纪念刊》——南光学校编印(乐华印务公司承印)P429-460
第一二册:1-470
《新加坡端蒙学校三十周年纪念刊》——李谷僧、林国璋编(上海中华书局1936)
第一三册:1-456
《启发校刊》——编委会编(启发小学校出版,新嘉坡南洋印务公司1938年承印)P1-128
《启发学校复校后首届高小毕业纪念特刊》——启发学校1948年编印P129-214
《启发学校复校后第三届高小毕业纪念特刊》——(启发学校编印,乐华印务公司承印)P215-306
《柔佛宽柔中学校高中第5届毕业纪念刊》——编委会编(柔佛新山宽柔中学校高中第5届毕业班出版,新山印务有限公司承印)P307-456
第一四册:1-472
《新加坡爱同学校廿五周年纪念刊》——爱同学校编辑股编(教学研究会1937年出版,南洋商报社承印)P1-148
《新加坡道南学校一览》——(道南学校1932年编印,新嘉坡华升印务公司承印)P149-472
第一五册:1-418
《新加坡崇正学校1950年高小毕业班纪念刊》——(新加坡崇正学校出版,南洋印务有限公司承印)P1-108
《昔加末公立中正学校32周年纪念特刊》——编委会编(昔加末公立中正学校1941年出版,昔加末南洋书局印刷部承印)P109-202
《星洲静方女学校八周年纪念特刊》——静方女学校编印(华南印务公司1936年承印)P203-418
第一六册:1-398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毕业纪念刊(第一届)》——(1922)P1-90
《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册》(一)——傅无闷编(新加坡星洲日报1930)P91-398
第一七册:1-384
《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册》(二)——傅无闷编(新加坡星洲日报1930)P1-306
《新加坡启发学校半年刊(第二期)》——谢希亮编(启发学校1932年出版发行,华南印务公司承印)P307-384
第一八册:1-467
《新加坡启发学校半年刊(第三期)》——(1933年印发)P1-230
《新加坡启发学校校刊》P231-467
第一九册:1-462
《新加坡养正学校概况》——(养正学校出版委员会1933年出版,新嘉坡普益公司代印)P1-388
《最近之养正》——养正学校编(1936年该校印本)P389-462
第二〇册:1-372
《星洲应新小学特刊》——星洲应新小学校刊编辑部编(星洲南洋印务公司1938年承印)P1-258
《檀香山中山中学年刊》——檀香山中山中学补习班第十五届毕业筹备会编印(1936)P259-372
第二一册:1-384
《新加坡擎青校友会二周年纪念特刊》——新嘉坡擎青校友会编印(1948)P1-74
《南洋太平修齐特刊》——南洋太平修齐学校编印(1926)P75-384